內容簡介
項目位于北京西打磨場胡同,這處小院子原本是民國年間的瑞華染料行,由非常建筑張永和老師完成建筑設計,大觀建筑設計完成室內改造,共享際完成軟裝設計,將這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小院兒轉變為北京城內一處極具吸引力的長租公寓。
項目位于北京西打磨場胡同,這處小院子原本是民國年間的瑞華染料行,由非常建筑張永和老師完成建筑設計,大觀建筑設計完成室內改造,共享際完成軟裝設計,將這處具有歷史意義的傳統小院兒轉變為北京城內一處極具吸引力的長租公寓。
▼由拱形的木門進入到公寓內
▼庭院
公寓由三個院子相連而成,從一面拱形木質大門走進院子,左側為前臺接待區,右側為中央廚房。廚房對著庭院里的古樹,為了將庭院里的古樹完好的保留下來,平面布局上巧妙的避開了古樹的位置,用曲面的玻璃幕墻把廚房與庭院做了分隔。順著接待區往里走,就是餐廳、酒吧。
▼接待區
▼右側為中央廚房
餐廳是一個彈性使用的空間,既可以作為公寓住戶的用餐區,也可以作為一個舉辦公共聚會活動的地方。接待、中央廚房、餐廳和酒吧都采用了玫瑰金色的金屬板,在這些公共空間里保留了建筑原本的磚墻,使酷炫、光滑、金黃的金屬板與滄桑、粗糙、灰暗的舊磚墻形成氣質上的反差,新與舊相互產生碰撞,拉開時間上的層疊。室內地面采用光滑的灰色地磚,表面附有質感的紋理,庭院地面則由白色鵝卵石堆砌而成,內與外產生觸感的變化。
▼彈性使用的餐廳既可作為住戶用餐區,也可以用作公共聚會
▼酒吧采用玫瑰金色的金屬板
▼酒吧里的光影變化
穿過西側的狹長走廊就是客房區域,利用原本的建筑結構,一個建筑體被劃分為五到六間客房。玻璃自身的透明特性不會遮擋減損原有建筑物,不僅符合對陽光的追求,更能夠從視覺上以及空間原理上使得原有的古建筑不會被削弱,所以整個院子的加建部分都是采用玻璃盒子的形式,再加上光線和人的運動,整個空間被賦予了活力。當陽光穿過通透的玻璃傾瀉到公寓內,給公寓內的一切帶來溫暖和靈動之感。
▼鳥瞰客房區
▼客房庭院
▼玻璃的透明特性不會遮擋減損原有建筑物
建筑自身是坡屋頂結構且層高較高,通過挑高的木質橫梁把房間分成了上下兩層的Loft結構。一層是可供工作、休閑、洗浴的區域,二層則是溫馨的休憩空間。為了保證客房的空間能最大化的通透,不僅所有的客房都設置大面積的玻璃幕墻分隔室內外空間, 衛浴區也是以通透的玻璃稍加阻隔。樓梯下方的抽屜和柜子可以儲存衣物以及生活雜物。
▼一層客廳和衛浴區
▼二層臥室
▼改造分析圖
▼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信息
項目名稱:打磨場共享際
室內設計:DAGA Architects大觀建筑設計
設計團隊:申江海、任曉偉、黃景寧、許云飛、龐學穎、溫順和
建筑設計:非常建筑
軟裝設計:共享際
建筑面積:約680㎡
設計時間:2017年5月
攝影師:史云峰
0人已收藏
全部評論 0
更多評論